10月下旬,房地产市场的指导框架没有改变: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。那么进入四季度之后,房地产市场会如何发展呢?
我们都知道,五年前提出“房住不炒”大框架之后,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楼市调控措施,以压抑楼价快速上涨的现象。在各种因素的叠加之下,如今的楼市确实进入了稳定且小幅下滑的阶段。但与此同时,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的影响下,楼市的交易量不断萎缩,楼价下滑的态势日趋严重。
因此为了帮助楼市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,国家层面、地方政府层面不断出台宽松政策,以拉动楼市的需求。根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,全国每个省份基本上都出台过楼市放松政策,出台政策合计的总量已超越以往的年份。但由于今年经济下行更为明显,购房人士慎之又慎,购房热情一直没有恢复过来。
那么目前仍然提出“房住不炒”,是否会令楼市雪上加霜呢?这楼市到底是救还是不救呢?当然得救!
首先,房地产行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支柱之一,其平稳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。
其次,从政府的行文中,一直没有否定房地产行业,其目标只是让整个房地产行业发展得更加良性,并且是持续的。
最后,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,今年增加了“增进民生福祉,提高人民生活品质”这个框架。我们知道,让中低收入人群以较低的租金租住品质更好的房子,关系民生福祉;让中高收入人群购买合适自己的住房,关系民生福祉;让拥有住房的人群升级自己的住房,更关系民生福祉。
因此今年以来,在央行及各地金融机构的支持下,下调首付比例,目前国内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是2成;下调房贷利率,目前全国首套房公积金房贷利率最低为3.1%,商业贷款最低为3.7%。另外,部分城市放松限购政策,缩窄限购区域,下调限售年限,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,等等。
9月份全国的房地产销售数据已经出炉,成交量及成交总金额同比增速呈现继续下跌的态势,但跌幅有所收窄。因此我认为今年以来的宽松政策仍将延续至第四季度,甚至是明年一季度。而且在未来半年的时间内,政策仍有进一步放松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