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选择理由
    • *
    • 您的姓名
    • *
    • 您的手机
    • *
    • 验 证 码
    •   
    • 确认提交
    •  
  • 当前位置:主页 > 资讯 >
  • 环球热推荐:供需趋势向好 钢市仍处上升周期
    日期:2022-10-26 23:03  举报:投诉举报

      关于“供需趋势向好 钢市仍处上升周期“,2022年10月26日的今天网络小海通过整理,下面一起来看看。

      虽然2018年中国钢材市场指标全面回落,因为外部需求恶化,连续下调钢材市场评级为平淡,但这并不表明中国钢材市场脱离了新周期轨道,只是出现一些曲折与反复而已。从大趋势展望,中国钢材市场仍然处于2016年以来的新的上升周期之中。

    gangtie
    (资料图片 来源互联网)

      目前,三大主要钢材市场指标,无论是需求、供应,还是价格行情依然在上升通道之中,呈现出连年持续增长局面。比如全国粗钢产量,2016年增长1.2%,2017年增长5.7%,2018年首季同比增长5.4%。据此测算,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将超过8.6亿吨,增幅不低于3%,甚至达到5%,继续以较大幅度增长。同期粗钢表观消费量水平大幅攀升,其中2016年增长2%,2017年增幅10%左右,2018年首季又增长9%。全国钢材价格行情亦强劲扬升。据兰格钢铁网市场监测数据,2018年5月上旬(5月7日),全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,比2016年年初(2月1日)上涨了97.4%,涨幅接近1倍。


      值得注意的是,受到一些基本因素的支持,中国钢材市场新周期继续存在。


      全球经济环境对市场行情推波助澜


      首先是全球经济的同步复苏。在此格局之下,世界各国投资需求,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需求,都会有较多增加。为此,国际权威组织与机构,如世界银行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,连续调高全球经济增长预期。国际能源署也因此将2018年全球原油的日均需求量,调高至9930万桶左右,比2017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增加150万桶,增幅为1.5%。同样,世界钢协亦提高了全球钢材需求预期值。预计这一局面将会保持下去。除非美国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,掀起全球“贸易战”,将世界各国拖入经济衰退之中。


      其次是世界各国积累了天文数字流动性。从金融危机以来,世界各国央行普遍实施极度宽松货币政策,开足马力印钱,累积了天文数字流动性。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需求的增加,这些流动性将会显现力量,吞噬大量物资财富。最后是受到前两项因素推动,全球性通胀逐步抬头,并对市场行情推波助澜。


      还有是地缘政治格局改变。应该说,以特朗普上台为标志,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开始发生大的变化。美国开始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威胁,视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,而不再是俄罗斯。在这个最大的背景之下,大宗商品市场行情势必发生相应变化,其价格低迷状态将会发生很大改变,比如石油及天然气行情。以前美国将前苏联或俄罗斯视为头号敌手,并且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,也是其它许多重要初级产品的重要进口国,因此美国实施了打压油气价格的政策,拖累其它大宗商品价格低迷,以此对前苏联或俄罗斯施压。现在这一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:一是俄罗斯已不再是美国的头号敌手;二是美国已经成了全球主要油气出口国家。受其影响,美国势必竭力推高油气等大宗商品价格,作为对于中国的重要打压手段。因为,持续多年来的油气等大宗商品价格长期低迷,非常有利于中国崛起。当然,美国政府的这一战略目标能否实现还有待观察,但美国不再主观打压油气等大宗商品价格应当没有多大疑问。地缘政治格局的这种变化,不排除对于钢铁冶炼原料价格、能源价格及物流费用产生很强的推动效应。


      中国终端消费正在崛起


      归根到底,终端商品(含服务,下同)的消费需求,尤其是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才是一个国家最基础、最坚实、最稳定的经济发展基础。据有关资料,美国最终消费为本国GDP的80%左右,其中居民最终消费所占比重超过70%,并且消费了全球很大比重的终端商品。


      近些年来,通过经济结构调整,中国经济引擎结构亦发生了很大变化。国家统计局最近测算,2008年到2017年,内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年贡献率达到105.7%,其中2009年达到了140%。国内需求中,今年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.8%,高出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46.5个百分点,连续5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。按此测算,今年1季度内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9.1%,其中旅游消费“井喷”,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重要增长点,成为现实“中国力量”的重要手段。虽然如此,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所占比重,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。相信随着中国在全球终端商品消费份额的提高,逐步接近、甚至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最终消费市场以后,中国“世界工厂”与“最大终端商品消费市场”结合以后,中国各方面的世界影响力将会显著提高。


      中国经济结构与增长引擎的结构变化,予以了决策部门很大信心,势必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,必须以更大力度推动国内需求,早日成为全球最大的终端消费品市场。中国终端商品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,当然会推动钢铁需求扩张。因为终端商品的生产、物流与销售背后,都离不开钢材。


      上下游市场供需趋势向好


      住房是最大的终端消费商品。整体来看,中国仍处于今后有数亿农村人口进城,并且主要进入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、中心城市(副省级城市)的大格局之下。有观点认为,未来20年内中国80%的人口将集中在上述城市地区。因此,不断增加的住房刚需压力,亦产生钢材需求增长的强大动力。


      同时,我国全面放开制造业,决策部门宣布采取措施,大力支持高端制造业。中国高端制造业及出口的崛起,势必形成中国钢材需求增长新动力,推动新周期的到来。


      最后是供应端有效改善。钢铁作为产能过剩行业,在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措施下得到有效缓解。而“十二五”时期价格低迷,多数企业处于盈亏线下方,加上国家对新增产能的控制,因而近些年来其投资有大幅下降,或者是增速锐减,这就会使得下一阶段钢材供应能力得到有效控制。进而从另外一个方面,提供了钢材市场新周期基础。


      由此可见,未来中国钢材市场新周期继续存在,有可能长达十年,甚至是十数年。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产能过剩,虽然会抑制新周期“热度”,但却改变不了这个大趋势。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,尤其是矿石、焦炭、能源价格的强劲扬升,势必会对中国钢材市场新周期产生强大推动效应。(作者:兰格钢铁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 陈克新)


      

      本文到此结束。

  • 上一篇:当前视讯!消除楼市乱象亟须固本清源
  • 下一篇:全球视点!铁路部门将新增11个高铁动车组网络订餐站点
  • | 法律申明 | 免费注册 | 会员中心 | 取回密码 | 贵宾套餐 | 金币充值 | 联系我们 | 在线留言 |
  • //房产网站 //统计代码